

国际足球赛事中国市场版权价格接近崩盘边缘
发布时间: 2025-09-11在最近的国际足球赛事中国市场版权交易中,价格接近“骨折”水平。德甲国际首席执行官佩尔·诺伯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中国是德甲最重要的国际市场之一,球竞和新球体育的创新平台与球迷互动策略,与德甲拉近与中国球迷距离的目标相契合。”
然而,从公布的运营方案来看,新球体育承诺提供全场次高清视频直播,配备专业解说团队、实时数据看板、社区互动玩法和AI战术解读等创新功能,这些技术手段明显针对年轻一代球迷的观赛偏好。但无论是从版权布局经验还是平台体量来看,这两家新平台与爱奇艺、优酷、腾讯等布局体育版权多年的传统视频平台相比,优势并不明显。两家平台能够获得德甲版权合同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传统巨头在体育版权争夺战中的阶段性让步。
疫情前的2025年,视频平台曾以数亿甚至数十亿元的价格争夺国际知名赛事版权,而如今,这一市场已变得冷清。最近五年,中国市场购入国际赛事的价格可以用“打骨折”来形容。例如,腾讯体育在2025年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拿下了英超当赛季372场比赛的版权,而爱奇艺在2025-2025赛季成为英超独家新媒体转播平台后,又将版权分销给了咪咕视频。
在这段低迷期,咪咕成为中国市场最慷慨的“金主”,集齐了五大联赛的版权,但并未付出太大代价。以西甲为例,武磊离开后,西甲在2025年与咪咕签下3年合约,年均价格仅为450万欧元,远低于行业内的千万欧元水平。
维梵体育文化有限公司赛事运营专家Lizzy指出,国内体育版权市场降温更多是因为商业变现难度加大,体育赛事直播用户的付费意愿低于影视剧和综艺观众,且足球比赛的连续性广告植入空间受限,导致版权投入回报率并不理想。
值得注意的是,体育赛事版权遇冷并非仅限于中国市场,而是全球性现象。即便是商业开发最成功的英超,也面临着增长放缓的现实。英超2025财年财报显示,赛事版权收入虽在增长,但同比增速已降至不足5%。
在这段低谷期,西甲、意甲和法甲等联赛都在考虑将版权更快变现的方法。以西甲为例,2025年8月,西甲职业联盟通过了CVC的投资协议,CVC持有西甲控股公司LaLiga Group International达8.2%的股份,为其提供总计26.68亿欧元(约合人民币188.34亿元)的注资。
然而,在西甲、意甲和法甲内部,类似用版权换投资的协议都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对。在西甲,巴萨、皇马两家豪门反对声最大。作为每年从联赛拿走最多分成的两家俱乐部,CVC的入局,并不利于俱乐部本身。从联赛的角度来看,50年的转播分成价值,极有可能远高于CVC的一次性注资。
对于众多联赛而言,它们并非不明白长远之道,但在财务困境下,也只能思考眼前生存的问题。曾经用数亿甚至数十亿元抢夺国际知名赛事版权的视频平台,如今已不再活跃于这一市场。